close

看了『Gangs Of New York』之後,更是對著個偉大又渺小的都市,充滿了好奇.
Ganga of New York的故事,是在19世紀的年代.當時新來的移民和先一步到達的舊移民,不同的民族甚至是同一個民族之間,互相排擠;既得利益的富人和下階層的窮人之間,同樣有著仇視的心態.在同一個都市,就這樣群聚著不同種族和社會地位的小團體.
這樣描述著,好像在寫早期的台灣一樣...
故事的最後,英格蘭舊移民和愛爾蘭新移民準備火拼.正巧碰上因為抗議徵兵不公而發生全市大暴動的事件,政府軍隊血腥鎮壓.在還沒開打之前,兩派人馬就被優勢火力給驅散.為了復仇的主角,這時看著被炮火重傷的他的殺父仇人,和不分敵我幫派被軍隊殺戮的平民.
我猜導演所要表現的,是一種感嘆:「這樣的內鬥,所為何來?」
再一次,我又想起了台灣.
一個小島就這麼大,有啥好分敵我,又有啥好互相鬥爭的?
讀金庸的『俠客行』也有著同樣的感嘆:雪山派眾弟子為了爭掌門,互相殺伐.但是更可怕的外患一來,全部的人才在那裡後悔,不應該這樣內鬥而消耗了實力,以至於面對外敵的時候,只能坐以待斃.
回到電影,裡面提到的一些紐約地名我沒聽過.在Google上面找了找,居然還是很難找到資料.原來像是Five Points這地方,現在已經沒了這稱呼.
就像是艋舺這樣的台灣早期地名一樣,已經只能在歷史讀物裡面看到了.
影片的最後,應該是從Queens這一邊眺望Manhattan.
時光快速流逝,主角父親的墳墓開始荒蕪,而對岸的Manhattan開始變化,高樓大廈取代了矮屋平房.然後,WTC那兩棟高聳的建築出現,象徵著現代文明的到來.
就像是主角說的,這都市會一再地被建設,而不管我們怎麼努力,風流人物終究會被遺忘在時光的洪流之中.
全站熱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