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叫做冷?這應該是蠻相對感覺的。
在台灣的時候,剛從台中上淡水念書,覺得那就是冷,冬天的濕冷天氣,常常讓我在夜夢裡發抖地醒來。
等到來了紐約,又發現到另外一個層次的冷。
像是今天,難得的假日,氣溫降到平均低溫以下,加上不時吹來的風,冷得讓人不想出門。
零下六度C,即使有著陽光,還是會讓人頭皮發麻。
這還是白天呢,入夜更可怕。

不知道是巧合,還只是"祝細",歷史頻道(History Channel)正巧介紹低溫物理學,說的是液化永久氣體的故事
這節目的主軸,是以荷蘭物理學家海克·卡末林·昂尼斯(Heike Kamerlingh Onnes)和蘇格蘭化學家及物理學家詹姆斯·杜瓦爵士(James Dewar)之間,彼此競爭著將當時的低溫物理學始終無法液化的幾種氣體(氫、氧、氮、一氧化碳、一氧化氮和甲烷,和後來發現的氦),也就是所謂的「永久氣體」,搶在其他科學家之前給液體化的過程開始,然後說到最近MIT麻省理工學院逼近絕對零度的成就。

這裡有篇文章說得蠻仔細的,大致也跟這個節目所說的大綱一樣。
我是覺得那些冷卻的方法(用一種冷卻液化的氣體去冷卻另外一種氣體)很好玩,MIT居然還用雷射來冷卻氣體,真的是從來沒想過要降冷是這麼麻煩。

看了這些,才知道我對所謂的還真的不懂。譬如說我聽過在極低溫時,物質會有超導性,可是這才知道在極低溫的時候,液化的氣體會有超流體(Superfluidity)這種性質。
超流體簡單地說,就是"完全缺乏黏性。如果將超流體放置於環狀的容器中,它可以毫無摩擦力的永無止盡的流動。它能以零阻力通過微管,甚至能從碗中向上“滴”出而逃逸。

這是啥意思呢?我花了大概三十分鐘才知道上面這句話是哪個東東。

還有其他很多沒聽過的物理學名詞像是玻色-愛因斯坦凝聚Bose–Einstein condensate,BEC),看著螢幕上的科學家像是講課一般地,在白板上畫著圖釋,還配合電腦動畫解釋這些,我是看得似懂非懂。

不過,活到老學到老,這些知識還蠻好玩的。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jackinnyc 的頭像
    jackinnyc

    傑克在紐約的蘋果報報

    jackinnyc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3) 人氣()